不久前,中汽协发布了2023年2月汽车产销数据。在春节月和汽车促销等因素的影响下,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3.2万辆和197.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7.5%和19.8%,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3.5%。
然而在近期汽车产销量和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汽车制造业的利润水平却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
中汽协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快速下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汽车制造业利润414.3亿元,同比下降41.7%,汽车制造业利润率3.2%、较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4.7%。
造成这样割裂局面的原因,与名为价格战的“双刃剑”有关。
一把双刃剑
众所周知,全球经济环境动荡导致大多数用户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用户购车的支出相应减少,汽车品牌为拉动销量不得不采取更加激进的策略。因此以特斯拉为首的品牌,在今年年初掀起了一场“龙卷风”式的价格战。
受益于降价,特斯拉今年一季度在美国当地市场份额大涨。根据Cox Automotive的预测,特斯拉2023年第一季度在美国的销量预计将超过18万辆,同比增长近40%,有望在美国首次获得超过5%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降价后,国内外多家品牌车企受迫于营销压力,都选择跟进降价。不久前,东风汽车受益于湖北省向消费者发放大额购车补贴,旗下多个品牌热门车型全系降价优惠,更是因“力度过大”被送上热搜。
诚然,这样实打实的优惠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车企终端销量,但也彻底搅乱了市场竞争的节奏,导致许多品牌的盈利空间一再遭到压缩。
对此有汽车产业链人士谈到“其实传统车企本身对利润的把控就比较好,空间也比较大,尤其是海外汽车品牌,价格战的过程中也保持着不错的盈利水平。新势力就不一样了,大幅亏损阶段参与价格战是‘伤上加伤’,如果不降价,其他品牌猛烈的攻势会让新势力提升销量的难度大大增加。”
集微网在《蔚来/理想/小鹏/零跑2022年合计亏损308.19亿元,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0.6%》一文中统计发现,虽然上述四家新势力车企2022年合计营收同比增长53.32%至1337.95亿元,但四家企业不仅没有扭亏,且呈现出亏损持续扩大趋势。其中,蔚来汽车2022年亏损145.59亿元,同比增37.71%;小鹏汽车亏损91.39亿元、零跑汽车亏损51.09亿元。理想汽车亏损额从2021年的3.21亿元提升至20.12亿元。
可以预见,供应链必然也要为车企这一轮价格战买单。
谈到现阶段汽车产业链的竞争环境,一位行业人士直言:“卷!非常卷!尤其是技术门槛比较低的零部件,几乎就是纯价格的竞争,尤其是最近两年,利润下滑非常快。”不仅如此,这一波激进的降价促销策略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进一步向产业链渗透。
除了对方提到的这类零部件之外,低价竞争的趋势也在向更上游、或是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蔓延。近日就有报道指出,包括HUD、传感器在内的多类零部件供应商都收到了中国大陆车厂的降价需求。
何时止“战”
上述局面下,车企之间的价格内卷依旧没有停止。
3月27日,奇瑞新能源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受惠于全球新能源原材料价格回调,以及企业成本管控、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升,为回馈广大用户,奇瑞新能源将于2023年3月27日零点起正式调整旗下车型官方指导价,至高回调幅度9000元。”
上述产业链人士直言:“如果价格战的战线拉长,今年或许有几家新势力会倒下。传统产业链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利润都常年保持着高水平,底子普遍都比较厚,所以这个环境下的新势力都在苦苦挣扎。”
对方还向集微网透露:“现在不仅是新势力,业内有传言称某传统国产车企的一款热门车型虽然这两年销量还不错,但几乎没有利润,单车净利润仅有60元人民币。”
事实上关于这一轮降价,除了市场竞争层面的因素外,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这可能与今年7月1日将实施的“国六B”新规有关。尽管目前并未有权威消息证实新规实施后,此前的“国六A”新车将无法上牌,但车企仍然希望在新规实施前尽可能清理库存,为车型更新换代做准备。”
接受集微网采访的行业人士也表示,这批库存出完之后的降幅应该会明显减小。“经济环境不好导致大家都没钱,加速终端库存水位上涨,所以地方政府、企业都在想办法让库存恢复正常,因此多地政府今年都在加大对本地车企的扶持力度。”
中汽协也发文称,此轮短期的促销原因是多方面的,各企业推出的优惠车型多为长库龄、老款或滞销库存车型。同时也指出,价格战不会长久。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传统车企承受稳定经营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企业盈利能力较弱。其支持合理处理库存适当回收成本,但不应沦为价格战。
值得思考的是,当前的汽车市场竞争环境与传统产业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产品迭代、品牌营销等多个方面,都呈现出消费电子化的趋势。回想此前手机产业从百家争鸣到格局稳定的阶段,价格战的时间长短显然无法由库存水位决定,而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都会在技术创新力不足时,选择低价竞争这种最快速有效的方式抢占市场份额。
(校对/李杭森)